近日,环保部正式发布了针对电镀、氮肥、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等行业的《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》,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排污监测行为,强化环境保护责任。该指南明确了相关行业在自行监测中的具体要求,包括监测指标、最低监测频次及环境保护监测方法,旨在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生产,减少污染物排放。
指南详细列出了各行业需重点监测的污染物指标。例如,电镀工业需重点关注重金属如铬、镍、锌等排放浓度;氮肥工业需监测氨氮、化学需氧量(COD)及总氮等关键指标;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则需特别关注硫化物、总铬及有机污染物。这些指标的明确有助于企业精准把握排污状况,及时采取治理措施。
在最低监测频次方面,指南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特点和污染物排放规律,设定了科学合理的监测周期。例如,对于连续排放的重点污染物,电镀工业要求每月至少监测一次;氮肥工业根据生产负荷变化,规定季度或半年度监测;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则需结合废水处理流程,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反映实际排放情况。这种频次设定既考虑了监测成本,又保证了环境数据的有效性。
指南强调了环境保护监测的重要性,要求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设备,确保数据准确可靠。企业需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和报告制度,定期向环保部门提交监测结果,并公开相关信息,接受社会监督。同时,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监测技术,如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,提升环境管理效率。
该技术指南的实施,将有力推动电镀、氮肥、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等行业的污染减排和可持续发展。企业需严格按照指南要求,加强自身环境管理,履行环保责任。环保部门也将加强监督检查,对未达标企业依法处理,确保政策落地见效,共同守护蓝天碧水。